close

 


高更生平Biography


保羅‧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出生於法國巴黎,得年五十五歲。幼年跟著父母遠渡重洋至祕魯,三歲到六歲都住在祕魯的首都利馬。在南美洲的童年,異國的美景與人民,成了高更腦海中永恆的美麗畫面,也是他後半生持續追尋異鄉之美的根源。

高更六歲時跟隨母親回到法國,後來進入商界,任職於股票證券公司,與來自丹麥的梅娣‧蓋德結婚。原本擁有穩定優渥的工作和幸福美滿的家庭,高更開始欣賞藝術收藏,認識了印象派畫家畢沙羅,進而開啟他的藝術之路。

高更初期與印象派團體往來密切,且受畢沙羅影響尤深,關心光線和筆觸。他在藝術創作上投入的心力逐漸增加,在現實生活與理想的抉擇中,高更選擇了理想。他離開職場,專心投入藝術創作,放棄家庭,開始他的漂流生涯。此時他的畫風開始轉變,不再保有前期的優雅寧靜,遠離了當時流行的藝術潮流,轉而趨向「原始」的風格。

高更開始尋找童年夢境中的記憶,他到過法國西部的布列塔尼、西印度群島的馬丁尼克、南法的阿爾,最後歸根南太平洋的大溪地。他在世界角落的土地上看到自然豐富的色彩和居民樸實的生活,未遭主流藝術淹沒的傳統文化和民間藝術影響著他的畫筆。高更擺脫了前印象派的細小光影,轉而強調「色彩」的重要性,讓色彩本身成為一種語言。有人指他具叛逆文明的傾向,其用色和線條都甚粗獷濃烈,是繼印象主義之後,在法國畫壇上產生重要影響的藝術改革者,在現代藝術史中,他一直被世人拿來與梵谷相提並論,被譽為梵谷的精神對手。


 



 


作品介紹:

色彩鮮豔的畫中站著三位大溪地人,右方的持花女子眼神直直凝視著遠左方,神情莊嚴,捧著的花束代表善良美德;而站在左方穿著寬鬆外袍女性則往我們的方向看著,手持象徵慾望的蘋果,朱唇帶著謎樣的微笑。

高更在兩個女人間安排了一位不露面貌、以背視人的男子,兩位女性看起來似乎要這位男子做出選擇。站在兩女中間的他,裸露的後背顯現出緊繃與猶疑不定的情緒。對他來說,一邊是魅力誘人的微笑,另一邊則是聖潔超然,眼神中流露出警示的意味;他就像古希臘戰士海克力斯,面臨感官享樂或虔誠理性的抉擇。


 



 



 


作品介紹:

這幅靜物畫散發出濃烈的布列塔尼和馬丁尼克文化氣息,而這兩種文化是高更本身的最愛,也是日後被稱為「原始主義」的靈感來源。圖中的水罐來自於布列塔尼的小村莊──坎培爾(Quimper),已於一九八三年停產。時尚高雅的巴黎藝術文人視這種水罐為不入流的低俗下等之品,無法和工廠出產的精緻陶瓷器具相比。然而對高更而言,這種民俗藝術品特有的「原始」和「自然」,卻是難以抗拒的魅力。

圖中的女人投身於海洋之中,身軀的弧形曲線和水罐的玲瓏外觀彼此呼應對照,藍綠色的海洋也彷彿與前景的桌布融合為一。


 



 


作品介紹:

一八八八年十月,高更搬去阿爾與梵谷一起同住,從衝突到分歧,共同度過的兩個月對兩人的精神而言造成極大的負荷,最後在梵谷割下自己耳朵後,兩人的共居生活正式結束。儘管如此,旅居南部的時光與和梵谷的親密友誼,多少讓他的創作路線產生轉變。

這段期間,高更的作品視野多半都關注在阿爾的風景。這幅畫作是位於Roubine du Roi運河附近的景色,旁有一條沿著運河而行的小道,淺色系的用色是這幅畫作的色彩主軸,淺黃與淡綠色的基底,高更試圖以裝飾性描繪的手法,讓每區塊的用色完美交襯重疊,輔助點綴了綠意盎然的景色。


 


高更與梵谷Gauguin and van Gogh


一八八六年,高更認識了梵谷,兩人持續通信討論在繪畫上的實驗,把對方當作知己,彼此激盪出創作的火花。梵谷狂熱地希望與高更共同生活與創作,並爲高更準備房間,甚至手繪牆壁上的裝飾,在此期盼下,高更於一八八八年十月到了法國南部的阿爾與梵谷共同生活。

但過近的距離卻妨礙了面對自我的獨立空間,勢必干擾創作。此時兩位傑出的畫家都在全力衝刺的時刻,梵谷狂熱亢奮,高更則內斂平和,相同的主題與風景,觀看與表現的方式卻截然不同。他們互相衝突,梵谷的激情讓高更感到恐懼,高更的疏離則使梵谷不安。終於在一起生活兩個月後,梵谷拿刀割去耳朵,高更匆匆地離開阿爾。不過之後兩人仍然互相通信,彼此鼓勵,雖然了解創作的路上必須是完全孤獨的,但他們仍是彼此最佳的知己。

荷蘭阿姆斯特丹的梵谷博物館至今收藏著高更爲梵谷所繪的畫作。


 



 


作品介紹:

高更在一八八七年到達馬丁尼克,這時期的作品重要性在於它確切擺脫了印象主義。在布列塔尼的那段時期,高更曾熱衷研習民間的傳統藝術,包括陶瓷和編織等。他將民間傳統藝術的特點融入繪畫中,《馬丁尼克風景畫》這幅在技巧上類似織毯的畫作,或可反映此風格。

馬丁尼克島上亮麗的光線與色彩,以及隨處令人流連忘返的盎然綠意,使高更的畫風逐漸轉向裝飾性。大面積的樹林由不同層次的綠色混合著溫暖的黃色,層層疊疊地在畫面上簡單呈現;時而參差不齊的邊緣,也呼應著從近景小路連綿到遠山與天空的韻律感。畫中的色彩充滿深度與豐富性,與其使用印象主義描繪細碎光影的手法,高更寧可用一種均勻而具有織質感的平面,去表現出眼中濃烈的熱帶色彩。


 



 


作品介紹:

這幅畫中選用的新古典主義瓷瓶、丁香花、彩色的方巾與藏住一半的書,暗示了一種精緻但略為傳統的品味。比起同時期完成的其他靜物畫作,這幅畫較偏向自然主義,並未太過簡化,呈現出一種較為清新、寫實的風格。這些特徵無疑源於這是一幅練習之作,從它偏小型的規格就可以清楚得知。

值得一提的是,背景中用平行筆觸創造的濃稠質感,是得自塞尚的技巧。百合花輕盈透明,與背景中的綠色和深藍色形成對比,也因此產生色彩陰鬱且戲劇性的協調感,與塞尚早期作品中的深浪漫主義呼應。


 



 


永遠的他鄉-大溪地Gauguin Elsewhere


高更在一八九一年到達大溪地,明媚的陽光沙灘和沉穩閒適的原住民,讓高更獲得久違的平靜與休息。他不希望自己只是遊客,而想改變自己歐洲白人殖民者的身分,從內在轉變成大溪地人。於是他開始學習當地語言──毛利語,與當地人一起生活,了解他們的宗教和習俗,毛利語的拼音也出現在他的圖畫中。他蓋了自己的小屋,陸續和數位毛利少女同居,並產下子女,高更希望能藉此讓自己真正轉變為大溪地人。

大溪地成了高更宿命的故鄉,他在此創作了無數傑出的作品。他的畫作主題之一就是原住民女性的肉體,沒有任何文明的裝飾,姿態自然平靜,感覺卻如此富有而滿足,高更以此挑戰歐洲文明世界的束縛和矯情。他越來越貼近大溪地的原始信仰,走向荒野與原始,有別於歐洲傳統繪畫的技巧,作品不管顏色或構圖都充滿象徵性,簡化的形狀和鮮明的單一色彩,無陰影的光,素描與顏色的抽象化,超脫自然,這就是高更所發現和創立的藝術風格。

雖於大溪地被當代譏為野蠻人的畫作,但在藝術形式上是重大的突破,影響了西方近代藝術的發展流向。


 



 

作品介紹:

這幅畫最顯眼的焦點便是中心鑲著一朵藍紫花朵的金盞花束,綻放著亮橘光芒,兩種顏色的強烈對比深受十九世紀物理學家謝弗勒(Michel-Eugène Chevreul)的色彩互補與對比理論之影響。高更以朱紅色的桌布為底,襯托出充滿熱情橙橘色調及形狀渾圓的蓬勃花束。此幅畫大膽的用色風格成為高更將「綜合主義」(Synthetist Style)發揮到極致的代表作。依偎在花束旁的是洋梨及鮮果,花束自成的圓形與右邊的布列塔尼餅外觀極為相似。


 


============================(分隔線)=================================


 





 


12月初在google地圖查了資料,我們搭公車去看高更畫展,


因為天氣實在迷人,所以連帶的參觀花博展的人也很多,


而且多數人來看花的,我們要逛也是很方便,但我們目地是畫展。


參展的收穫不在於看見什麼,而是遇見什麼,


就在我們搭公車返家,女兒坐在我的左前方,


左後方有一個女士,當時我正隨意翻閱導覽手冊,


她點點我的左肩,問我,去看過高更展了嗎?


我說我們剛去過。她跟我聊她所認識的高更,


關於色彩、風格之類的,我聽不太懂,因為知道的太少了。


她又說,高更作品多於梵谷許多,是因為比較長壽,


可惜喔,也因此流傳下來的傑出藝術品比較豐富。


遇見學識這麼淵博的女士,我只能猛點頭,


她像個教書匠,又像精通繪畫,說她也很想去看畫展,而且近期就會去。


她又問我,是小朋友在學嗎?我說是我正在學。為了活到老學到老而驕傲。


她似乎想跟我借書,但是他們很快要下車了,


陪同她的也是講話流利又頗富涵養的年輕男士,他講了幾句關於這地區的淵源,


按下車鈴,她請他先走,趁幾秒鐘的空擋,


火速跟我說,她來看房子的,希望我告訴她一點對於居住環境的訊息。


我說,這一區熱鬧,又有醫學中心,生活機能一應具全,


我住在城市那一邊,是住宅區,比較寧靜。


幾秒鐘要我彙總關於家鄉的印象,我做的到,


她留給我更深刻的好印象,主要是有一點年紀的女人了,


說不定是個知名作家,或是大學教授之類的,


她很沈穩,跟我說話時又流露淘氣的笑容,能與她為鄰,我感到是件光榮的事情,


要命的是,到了我這年紀的女人,常把這種虛幻的榮耀當成是一種收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朵拉乀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