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交通再如何發達,我好像還是走不遠,
3月初來苗栗三義是因為老公要辦一些私事,
順便邀我出去走走,索性就來個兩天一夜的小旅行。
下交流道經過許多耳熟能詳的
景點,但我從沒到訪的地方,
我們就從勝興車站開始逛起。
這是一座火車不會開進來但有旅行團的觀光車站,
據導遊的說法,
無論你怎麼想不開要臥軌或要幹嘛沒人會理你滴。
車站裡什麼人都有就是不會有會開火車的人,
紀念品店好像也沒有,車站外的小吃餐廳經營的有聲有色,
佈置美輪美奐,只是當觀光客想逛逛拍個照又不消費的話,
他們都站在門口看著你,注意你的意圖,是要進還是不進?
會讓你很不好意思亂拍照。
所以要拍照最好帶長焦鏡頭站遠點,
勝興紀念車站古意盎然,就跟平溪差不多熱門,
差別在於氣候、區域及人文,以上我都不熟悉,
這裡屬山坡地,居民很多靠種植茶樹維生。
整天陰霾似乎不太歡迎我們的初訪,
許久沒拍油菜花了,
久到快要忘了它叫油菜花。
家狗家貓很有苗栗客家寵物的習性,
客家菜還習慣吧?有沒有比較勤儉呢?
太陽都沒有露臉老公也不見人影,
非假日遊客不多,中午時分離開。
怎麼解決午餐都忘了,只記得老公說不餓,
而我剛吃早餐也很飽,可能中午就沒吃了。
看了車站當然也要看看龍騰斷橋,
這條1905年日治時期興建的,
用的是糯米磚,當時屬於高技術,
日本人有夠厲害的捏。
扶桑花開的嬌艷,藝品、小吃店都沒有開,
只有流動攤販烤香腸,我們什麼都沒消費。
陸續有零星的家庭光臨,
有人碎言碎語說,
實在看不出來景色好看在哪裡?
中日甲午戰爭後,日本佔據了台灣,開闢了縱貫鐵路山線最險峻壯觀之路段泰安至勝興,短短八公里路段,經過了六座隘道,三座橋樑是鐵路縱貫線坡度最陡的路段,尤其3號隘道口至勝興車站間每十公尺爬升一點五公尺至2公尺,勝興車站是縱貫鐵路最高點,龍騰剛好在兩站中間。
龍騰斷橋建於西元一九零五年,完工於一九零六年,總長200公尺。橫越魚藤坪溪。橋面離溪底50公尺。建北橋墩時需質地堅硬之磚塊,還特地至鶯歌挑選一座磚窯,專責燒製。在燒製過程都經過專人指導,嚴格品管,所以磚塊的硬度和質地都符合最高要求。在當時要建一座堅固之火車行駛之橋樑,確實是一大挑戰。此座橋墩沒用一根鋼筋,一包水泥,只用紅磚塊及花崗石塊平衡及火車行駛時有吸震功能。以高超的施工水準,及優美幾何弧度,建立此座目前仍殘存且聞名國內的龍騰斷橋。
一九三五年四月二十一日凌晨六時發生七點三級的關刀山大地震,距離龍騰斷橋僅5公里,天搖地動,短短數十秒之間,魚藤坪兩百戶人家無一棟房屋倖存。當然也包括當時被認為最堅固的魚藤坪橋。浩劫過後,儘速恢復南北交通,但因斷橋受損嚴重無法修復,便在斷橋以西60公尺處,建新的鐵橋。當時是日本發動二次大戰前夕,因此日夜趕工,除師父及技術人員之外,也再當地招募民工義務勞動。
一九零五年建造龍騰斷橋時,日本人對火車行駛之鐵路橋樑建造技術還未成熟,所以請了英國鐵路技師來技術指導。龍騰斷橋在關刀山大地震橋面受損不堪使用之外,其堅固的橋墩絲毫不受影響。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大地震,第六支橋墩又斷了一節,原外側弧度最優美最壯觀一支斷掉,深感惋惜。
資料來源:
http://miaolitravel.mmweb.tw/index_m.php?ptype=ieb_c&L3_id=1358
拍的意興闌珊,
橋如果沒斷我可能也會認為,美在哪?
斷了之後反而讓人感受到建築的壯觀,
光輝歲月沒有過去的喔,內心澎湃是難以言喻的。